「公知笑话」公知的哪些行为让你觉得很幼稚、很讨厌或者很无理、很矛盾?
东东笑话网 ??03-15
公知的哪些行为让你觉得很幼稚、很讨厌或者很无理、很矛盾?
还记得早前有一个段子是讲公知的,具体不记得了大概其是:有一个老师来剪了头发,理发店老板得知客人是老师之后就没有收钱,并表示对方是老师所以处于尊重和崇敬就给老师免费,于是乎在第二天一早开张前,老板就在自家的门口台阶上看到了老师送来的一束康乃馨和感谢信。之后又来了一位公知,理发店老板同样在得知对方是公知之后,为了表示尊敬就表示自己是免费为其剪头发的。于是乎在第二天早上,同样是门口就见到了一大排来等着“免费”剪发的公知。 由此可见,公知最大的特点就是“想当然”。是的,在一些公共的区域总是看见这样一群人,他们知天文懂地理会看阴阳还懂得运筹帷幄,却做着和我们一样的普通工作。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发挥这自己的余热,他们就是用这上面笑话中的“想当然”混迹于我们其中,一面嫌弃着这世间的嘈杂,一面又剖析这世界背后的玄机。像我这样儿脑子不算太好使的,咋一听上去仿佛人家就是脑袋里有墨水儿的人,但如果细想想这话再翻翻资料,你就发现他不过就是在照本宣科的基础上“想当然”的发泄一气而已。至于说为什么会反感他们,就是因为他们经常用一种公知甚至先知的状态“教化众生”,但实际上又在私下做着一些不齿的勾当,总之一句话外国的月亮永远是圆的,而咱们在公知那里一切都是腐朽可弃的。所以,无论说他们是幼稚亦或者是无理取闹和矛盾讨厌的都无所谓,因为他们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而我们又不懂什么“想当然”,也就是看完后哈哈一笑的各自散去即可。毕竟,终究有人会管他们的。
柴静为什么被媒体称作不食人间烟火的“公知女神”?
其实我对于柴静最深的印象就是她用自己的资金拍摄了一个纪录片“苍穹之下”,他所拍摄的这一个纪录片,对于雾霾影响中国的生活,有了很大的揭示。而且它是一个比较热心时政的记者与主持人,有着比较大的公共影响力。


有一个“公知朋友”在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体验?
人上一百,形形色色。所谓公知的定义,用在咱寻常的生活中,有点过于严肃了。加个双引号,想必是在说,那些比较悲观、偏激一类人吧?毫不隐瞒,我身边就有,说到体验。我总结了下,大致有三点。咱还是说故事吧,懂得自然懂,也避免了无趣和过于尖锐。

